蘊釀一些時間的想法,

正苦無前人之例的經驗分享,

沒想到,

在誠品發現這本書靜靜地躺在許多光鮮亮麗的書籍,

溫和的大地黃綠色彩,

把它的書名輕輕又有力地點綴出來。



這是本讀書會的記錄史,

相信很多人都有聽過,

1992年成立的"新莊袋鼠媽媽讀書會",

是目前台灣成立最久的讀書會,

以女性為主,所有的運作都靠自給自足,

為自己及孩子開辦許多成長課程,

她們的開創及過程都記錄在書內,

由讀書會的成員親筆寫下點點滴滴,

我很幸運能夠看到這本書。



這本書共分成七個單元,

從幸福的秘方(1)勇敢跨出第一步,

到找到讀書會的會所,

歷經波折及會員們的互助,

到走上軌道,

媽媽讀書會由原本的讀書討論會,

開始計畫執行旅行計畫,

並進而影響身邊的另一半而另成立袋鼠爸爸讀書會,

筆者下的親身經歷也許沒有華麗的綴詞,

但刻畫起來卻生動又寫實,

每讀到筆者感謝讀書會及會中的好友帶給她們自身的成長時,

我心頭便有濃濃暖意,

是什麼樣的團體,

竟又這麼大的良性影響力。



這群媽媽更利用自身的力量,

試辦了幼兒園長達七個年頭,

更舉辦了兒童哲學課以及小大讀書會,

其發揮的社會意義更為重大,

更與國小共同舉辦說故事媽媽培訓課程,

這股影響力慢慢懭展出來,

這群媽媽走在國家的前方帶領社會往前走,

如同推薦序所說的:

沒有袋鼠媽媽的存在,

就沒有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的成立;

如果沒有從新莊的會所出發,

就沒有板橋市的媽媽組織誔生;

更不會有新樹幼兒圖書館的設立。

台北縣書香文化推廣協會立志將會所不斷移動,

來帶動各鄉鎮風氣與組織的願景,

因故事媽媽計畫與兒童書箱運動的國家政策化,

而提前落實就在新樹路停駐不再漂泊。

直到現在,

親子共讀才能如此發揚光大。



"育兒"看似簡單,

卻是一門深遠的共修課程,

社會變遷,經濟壓力重,

女性主義也隨之抬頭,

女性開始走出家門外,

並在職場社會擁有一片天,

但傳統觀念並非給女性太多的機會,

陪伴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

雙薪家庭好像必須是個趨勢,

家人感情疏遠,

人生也沒有因此更加圓滿;

所以漸漸地,

全職爸爸或媽媽開始增加,

試著降低物質慾望,

育兒成為他們生活的目標之一,

職場的成就感轉換為與孩子成長的踏實感,

但社會卻對此角色定位為"失業"。



我一直在思考這一點,

即使暫別職場到現在,

並沒有懷疑我的選擇,

但,我對這社會對家庭是沒有貢獻的嗎!?

在文章末段,

我獻上這本書的推薦序,

"這本書其實是目前台灣民間文化活動中閱讀與之討論廣大伏流的點滴寫照。

它寫出了民主社會建立的基礎。

英國大哲學家羅素的老師懷德海曾經表示,

英國社會的中堅其實是養育孩童的媽媽,

他們閱讀也許不多,知識也許不豐,

但是,他們的觀念,

他們的信心卻是經過養育與照顧幼弱生命所磨練出來的智慧。

我看這本書,

正是記述著這種磨練的過程與心境,好看又實在。"~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創辦人 楊茂秀~

我看完這本書,

深深向這群媽媽們致意,

也深感這樣育兒團體的重要性,

對於這樣的想法,

我執行的決心更加堅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p698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