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這兩個姐姐很好,她們在玩球,梅子湊過去玩,她們很大方,將球借給梅子之外,還跟她一起玩,真是謝謝她們。
剛來到台中,
新房子一整理好,
我便在網路上預定美術館的兒童遊戲室,
準備帶梅子去玩玩。
(可參考美術館的網站哦!-http://www.tmoa.gov.tw/home.php)
圖:梅子與偶遇到的弟弟,辰在後面追,也想一起玩呢!天氣很暖和,很多人帶著孩子出來走走。
美術館的兒童遊戲室果然很棒,
融合了藝術及美感,
我們在有許多外文及國內繪本的雲遊國繪本區逛完,
便來到美與理性兼具的遊戲室;
藝術與科學是一體兩面,
光彩奪目的色彩背後,
是原本自三原色的變化,
點線面組構成建築或大師梵谷的臉頰,
這裡,帶給孩子不同的感受。
圖:梅子在草地上,還有一進兒童遊戲室裡的一處畫圖區,只有將刷子沾水就可以在牆上作畫呢!辰雖還不到週歲,小手已經會拿刷子畫畫呢!
圖:萍姑姑教梅子作用碎紙條加上膠帶作成球,這種環保概念很棒,我回來之後,也將梅子玩後的碎色紙收集起來,下次她仍玩得不亦樂乎。
美術館與文化中心比鄰而居,
周邊環境很棒,有不小的草地,
常見到大人散步或者是親子一起運動,
裡面也穿梭著學生及不同的展覽活動,
是個資源很豐富,很活躍的地方。
圖:階梯區是適合寶寶的,有許多建構性的積木及拼圖,兒童遊戲室裡隨處可見各式大大小小及畫面的拼圖。
圖:這電腦,是可自行選擇背景,然後在電腦上方的鏡頭區拍下照片。
兒童遊戲室,是我帶梅子來到台中的第一個親子資源,
梅子也很開心,
一直動個不停,
聲音也興奮得大聲起來,
(裡面有限制分貝及人數,我覺得是很好的限制。)
不過,孩子是需要引導的,
尤其在美術館內的兒童遊戲室裡,
有些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
是稍深一些的,
但我相信,多利用這樣的資源,
多讓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
自然而然,孩子的悟性將會出乎我們意料。
圖:在這裡,我第一次讓梅子拿真的剪刀,而不是塑膠製的,沒想到,梅子拿得很好,只是她並不會塗顏色在圖案上,右上都是小朋友的作品。
我很喜歡點線面的建構牆及可手作的區域,
很多很不錯的操作區,
只可惜我都在追梅子,
不過她在點線面的建構區裡,
將線用管組合起來,
心滿意足地驕傲起來,
即使她不了解這原理,
不過,孩子單純的心及感動,
也是藝術帶給人心最重要的影響。
圖:又是一個媒體科學與藝術完美結合的示範,由這小小的數位遊戲區裡,梅子發現她一動,就有好多個她,樂到不行呢!
圖:梅子作面具,右上的雪人後的白板都是小朋友及示範的作品,美術館提供重覆使用的剪刀膠水,加上不同色彩及材質的材料,如色紙及棉線,讓孩子發揮創意完成作品。
圖:鏡子可隨意用水性筆畫畫,手作區佈置得很豐富,旁邊還有較輕的大積木區,不過梅子花在手作的時間較長,
也許是我讓她自己拿剪刀,她嘗試很久,終於完成可愛的作品。
圖:右上是類似魔鬼氈及不同形狀的棉紙,可重覆排列及黏貼,很不錯,也想在家裡用一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