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學習美語的迷思
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英語教學系教授 胡潔芳
近年來幼兒學習美語的風氣相當盛行,補習班訴求「愈早學美語愈好」,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順應這股風潮,許多似是而非,過於簡化的想法相繼出現,例如語言學習有關鍵期、母語能力一旦發展成熟便會反過來影響外語學習成效、早些學兩個語言可以增進認知發展,這些迷思正好迎合了「愈早學美語愈好」的心理,但卻有進一步釐清的必要。
首先,語言學習究竟有無關鍵期?
語言學習關鍵期的觀念主要來自於Lenneberg (1967),他認為語言的習得要在大腦左右半球功能尚未完全分化之前的「關鍵期」完成,才能達到母語使用者的水準,等到關鍵期的窗口關上之後,語言的學習仍有可能,但由於學習的管道、方法不一樣,難臻母語使用者的水準。這種看法主要依據對腦病病患所作的觀察:左腦創傷對兒童語言能力所造成的影響不大,且能很快復原,但對成人語言能力則常造成永久性之傷害。另外一項支持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說的證據來自於幼年期語言學習機會被剝奪的孩子。最有名的例子應是1970年在加州發現的Genie,Genie十三歲前被父親關在一個小房間裏,除了偶而的斥責聲之外,Genie幾乎沒接觸過人類的語言,十三歲之後,Genie雖接受密集而豐富的語言訓練,仍無法學得完整之語言。這些證據似乎都支持關鍵期的想法。問題是這些以母語研究所建構出來的語言學習關鍵期假說,用於解釋外語或第二語言的學習是否也能成立?
外語或第二語言的學習究竟有無關鍵期或年齡限制爭議頗多。當孩童學習外語或第二語言時,並不是像囚室失語兒Genie一樣,幼年期語言學習機會被剝奪,等長大時,語言學習的機制銹蝕了,再多的語言刺激也無法活化銹蝕的語言學習機制。在我們的環境裏,孩童學外語或第二語言時,他們已經有了母語學習經驗,語言學習的機制早已被啟動了,並沒有銹蝕掉,這時候還會有所謂的關鍵期或年齡限制嗎?
研究顯示年齡的確影響外語學習的速度和最後的成就上。就速度而言,許多研究顯示,年齡較大學習者學習外語的速度較快,特別是在詞彙、構詞和句法上。就最後成就而言,外語接觸時間愈長者,外語成就愈高,所以幼年就學外語的學習者較佔優勢。但隨時間增進,年齡較大者會追上。這或許就是為什麼許多國中英文老師常會發現:有些自幼學習美語的學生,初時美語成績優異,但到二、三年級就表現平平甚至落後許多,相反的,有些到國中入學前才開始接觸美語的學生,初時跟得很辛苦,但也能後來居上。因此,有些學者就直接指出年齡不是決定外語學習成功與否的要素。
要說外語學習真有關鍵期,恐怕也只是在口音上,愈早學外語,的確有較大的機會學得母語人士般的腔調,然而認為只要自小跟母語人士學就能字正腔圓的觀念恐怕也過於樂觀。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李櫻教授(民89)就發現即使跟美國人學發音也未必正確,因為EFL的語言學習環境根本沒有機會讓孩童反覆聽辨,自我修正,並將正確的發音內化成自己的音韻系統。Marinova-Todd, Marshall, & Snow (2000)引用Yeni-Komshian, Flege, & Liu (1999)的文章中提到移民美國、以韓語為母語的孩童,沒有一組受測者的美語發音能力(包括五歲之前就移民美國的)的發音像母語使用者一樣好。年紀最輕的一組(十一歲之前移民美國者),其不論韓語或美語的發音都未達到母語使用者之程度。遑論我們所能提供的全美語學習環境。或許我們真該思考的問題應該是學得母語人士般的腔調是不是那麼重要。與人溝通,只要口音不致造成溝通障礙,談話的內容才是與人溝通、與人交往的重點;字正腔圓,口語流利,卻是個繡花枕頭,沒有思辨能力,也無法得人敬重。口音是語言地域發展上一種很自然的現象,新加坡的英美語有新加坡的口音,香港的英美語有香港的口音,即使電視電影大眾傳媒如此普及,也沒有消除現有英美語文因地域差別而產生的口音。我們對自己、對孩童口音的容忍度似乎應該放寬,對美語學習設定的目標應該更實際。
外語學習的第二個迷思是:
成熟的母語能力妨礙外語之學習。其實外語發展有其一定的順序與階段,母語的差異可能加速或減緩其中某些階段之進行,但不改變整個順序與階段之進行(Larsen-Freeman & Long, 1991)。反而是有研究顯示:母語能力發展如果受限,會有礙於外語能力之發展。例如Carlisle, Beeman, Davis, & Spharim (1999) 研究67位芝加哥地區一至三年級以西班牙為母語的孩童美語文章理解能力,雖然這些孩童上的是美語學校,在實驗之前學校所使用的語言全是美語,實驗測試那年學校才開始把原本全美語的課程加入約20%的西班牙文,所以這些孩童的西班牙文的詞彙能力非常有限(尤其是在讀寫方面),作者發現這些孩童英文閱讀理解能力落後的原因之一是母語詞彙能力發展不夠成熟。Dufva & Voeten (1999)以芬蘭語為母語的一年級孩童為研究對象,發現一年級時在母語識字能力、故事理解與重述能力上表現較好的學童,三年級時英文詞彙、溝通、口語理解能力也比較好。我自己的研究也發現我們的幼稚園孩童,中文音韻處理能力較弱的,由故事中學習新的英語詞彙的能力也較弱。同樣的情形也驗證於三年級學童,母語音韻覺識不夠敏感的,學習新的英文詞彙的速度也愈慢,其中70%的學童,在給與十次學習機會後,仍無法把所教的三個新的單字學會。這些證據都顯示,在外語接觸有限的情況下,成熟的母語能力非但不會阻礙反而能協助外語能力的發展。
第三個迷思是學習外語會增進認知發展
許多研究發現在雙語環境下同時學習兩種語言,對認知發展和語言知覺與分析能力的發展皆有正面的影響。但是雙語孩童在認知發展或語言分析能力上的優勢,其證據主要來自於balanced bilingualism,balanced bilingualism基本上指的是第二語和母語的學習環境都相當健全,而且母語和第二語的能力都達適齡程度(都與同年齡的母語孩童差不多)(Diaz & Klingler, 1991)。此外,也有研究指出雙語孩童認知上的優勢並不長久(Yelland, Pollard, & Mercuri, 1993)。這其實不難想像,許多經驗與思考能力都必須透過語言記錄於記憶系統中,或必須透過語言做為處理訊息的媒介(例如乘除法的運算),當一個孩童的母語表達、理解、和心理運算不夠精確、不夠細緻,斷然把孩童放在一個全外語的環境,減少母語的發展機會,而這時第二語的發展如果也處在比較低階層次時,認知能力發展自然會受到影響。想想看我們花在教ABC,a-a apple, b-b-bird,教dog, cat, caterpillar, triangle,教Go pee-pee/Finish your meal這些低層次的認知活動的時間,有多少更優質的學習活動,可以促進孩童認知、抽像思考、推理能力的發展。
在幼稚園實施美語語文教育,從教育的立場來看,給幼兒多元的語言刺激,培養其對美語的敏銳度,進而培養美語的興趣,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是該提供一個全美語加上No Chinese的學習環境,恐怕就是教育工作者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了。相信許多人都觀察到:有些幼童念全美語幼稚園,上了小學仍然懼怕美語;也觀察到一群美語都不甚好的幼童在No Chinese的環境所講出的美語多麼洋濱涇,他們努力地用有限的美語字彙,套入中文句型,彼此溝通,彼此滿意,彼此接受不正確的句法,也彼此加強不正確的句法,這些幼童真的是處在一個全美語的環境嗎?當他們用母語可以學習到更高階的認知能力、更細膩的情意表達,我們卻剝奪他們使用母語的機會,硬是希望他們用簡單的英文做「簡單」的學習,我們除了付出可觀的金錢,似乎也付出了遲滯孩童在更具實質內涵的認知、技能及至於情意發展的代價。我無意否定幼兒學習美語的價值,而是就現實的語言環境指出美語學習的限制,提醒父母及師長不宜有太理想化的期待,顧此失彼,甚至兩頭落空,並希望在一片美語學習風潮中不要偏廢母語能力的陶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