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媽媽們,

這是在母乳協會上媽媽分享的,

愛孩子也要懂得愛自己,

一起看看這篇文章吧!

連結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9/new/may/18/today-health1.htm自由時報電子報

哺乳保健3招 奶水充足沒煩惱

文/陳文娟

 婷婷(化名)在產前就已經得知餵母奶的好處,

再加上在母嬰親善醫院生產,

所以從寶寶一出生開始就餵母奶。

 

但是在56天的產假結束,

恢復上班後,因為工作壓力大,

導致情緒緊張,

她發現母奶量開始減少,

且工作性質要東奔西跑,

常無法定時擠奶,

導致乳房出現許多硬塊,

因此求助於中醫師,

想知道有什麼方法,

可以解決奶水不足的問題。

 

中醫認為,乳房的乳汁分泌與經絡、臟腑和氣血有密切關係,

「乳房屬胃」、「乳頭屬肝」,

乳房和肝經、胃經的分佈相關,

《景岳全書‧婦人規》:「婦人乳汁,乃衝任氣血所化,故下則為經,上則為乳。」

乳汁為血所化,賴氣運行,

因此乳汁的分泌和媽媽的氣血循行有關。

 

中醫治療乳汁不足的重點在於補氣養血,

並調整肝經,以達到通絡下乳的目的。

婷婷因為工作壓力大,

導致心情受到影響,

再加上不能定時擠奶,

使乳房出現硬塊,

乳汁分泌量下降。

經中醫師辨證論治,

診斷她屬於肝鬱氣滯的證型,

使用加味逍遙散加減治療之後,

每3個小時擠一次奶的奶量明顯增加,

每次增加約20到30CC,

讓她更有信心可以讓寶寶吃母奶吃到6個月。

 

有一些媽媽在坐月子期間食慾不振,

吃得不多且容易疲倦,

擠乳時,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無脹感,

中醫辨證屬於氣血虛弱,

治療時,會以補養氣血為主,佐以通乳,

也可以收到明顯效果。

另外,有一些媽媽在每次餵完奶之後,

就出現頭暈、腳痠的情況,且有產後腰痠的情況發生。

 

中醫辨證屬於腎精虧虛,

使用熟地黃、枸杞子等治療後,

可以減輕頭暈等症狀。

◎除了使用中醫調理之外,也有一些自我保建的方法可以幫助乳汁增加: ●頻繁哺乳:想增加泌乳量要多讓寶寶吸吮,且夜間一定要頻繁哺乳。也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起伏和憂鬱,並請家人支持,協助媽媽哺育母乳。 ●穴位按摩:可以按壓少澤穴,少澤是手少陽小腸經的井穴,位於小指指甲外側靠指尖處,作用是能通絡下乳。 ●飲食調理:一天至少要攝取2000CC的水分。多攝取蛋白質成分高、營養豐富的流質飲食,如牛奶、花生湯、紅豆湯等;避免食用酒精類、含咖啡因、刺激性食物、生麥芽、韭菜。(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ip698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